2025年10月15日,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与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三医协同路径优化——数智健康时代临床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项目”研讨会线上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智慧药学、数智药学实践与转化等前沿方向,汇聚国内顶尖药学专家,共同探讨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协同”机制下的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旨在加速医疗数智化转型与医药融合。
在数智健康浪潮重塑医疗健康生态的背景下,会议聚焦医院临床、药学、院管等多端口协同发展,通过跨领域专家交流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智慧药学》副主编王霞主持,她在开场中介绍,会议围绕智慧药学建设、药学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医药协同创新及实践转化等方向展开。随后,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王玉记受邀致辞。王院长详细阐述了首都医科大学在药学领域的四大布局:从研发基础设施与临床资源库建设,到AI模型库、小分子化合物库的搭建,再到自主可控国产化技术平台的构建,最终形成”技术验证-产业转化”的完整闭环。他强调,希望通过临床问题驱动的药学研究、医工交叉转化及数字化技术赋能,在靶点发现、新药研发、合理用药等关键领域协同发力,共同开拓临床驱动的智慧药学新范式。
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安贞医院林阳主任以“整合思维下的智慧药学建设”为题,提出通过打破密集型人力模式,解脱人力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卢丰主任聚焦“模型引导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与精准治疗实践”,分检测现状、模型构建、模型应用三大块展开分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何巍主任分享“临床用药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与实践”,系统介绍了信息时代的智慧药学布局。
讨论环节中,四位嘉宾围绕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山西省人民医院温红萍主任就“如何系统化培养药学科研人才”提出“金字塔式培养模型”,建议通过临床实践、科研项目与国际交流构建人才梯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杨周生主任针对“VBP、DRG等模式下药学服务优化”指出,需从“药品保障”转向“价值医疗”,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患者负担;北京垂杨柳医院张楠主任探讨“AI赋能医院药学智慧化”,分享智能处方审核、不良反应预测等应用场景,强调AI技术可显著提升药师效率;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安发主任则聚焦“AI与循证药学融合”,提出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整合全球临床证据,构建动态循证用药数据库。
会议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描绘了智慧药学的发展蓝图,也点明了实践挑战,未来将持续推进跨机构合作与技术融合,最终让患者享受更安全、精准、便捷的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