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任作品:善当热心伯乐,倾力助人成材一一我的文学老师刘增福(三)

长篇人物纪实:

我的文学老师刘增福(三)

文/图 许崇任

刘增福老师厚道善良热心,善当伯乐倾心倾力助人成材

A,朴实厚道善良热心

许多与刘增福老师打过交道的人,都认为他是位性格温和、富有道德修养、朴实厚道、与人为善、热心助人、颇有专家学者气质和风度的人物。

当代著名画家曹卫东先生在大余县文化馆与刘增福朝夕相处共事十多年,两人相处日久彼此非常熟悉,对他的性格、品德、才华、爱好等等非常了解。认为刘增福朴实厚道、善良热心的性格品德,既得益于他家世世代代优良家风的传承,更得益于他入学以来遵纪守规勤奋好学,尤其是他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融会贯通地悟真谛、吸精华、长智慧、明道理、辨是非、识真伪、纳正气、祛歪风、存善念、弃邪恶、启灵感、增才华、添修养、强素质等等日积月累形成的。

曹卫东先生又说,刘增福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下旬调到大余县文化馆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其间馆里工作人员经常变动,馆长也换了好几任,他都能与大家坦诚相处、团结友爱、鼎力合作地搞好馆里的各项工作,得到大家的尊重和好评。

刘增福老师朴实厚道、善良热心的性格品德,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善当伯乐诲人不倦地倾心倾力助人成材。

刘增福老师常说,读书人就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做正派厚道纯朴善良的人,做有道德修养的人,做有温度有爱心的人。因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

B,善当伯乐诲人不倦

有温度有爱心的刘增福老师担任大余县文化馆文学创作员以来,甘当伯乐善当伯乐诲人不倦不遗余力,满腔热情呕心沥血扶植文学爱好者,循循善诱不辞辛劳点拔文坛新人。

笔者自从上世纪八十年初因涉足文学作品创作,有幸与刘增福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后,几十年来一直得到他的精心点拔指教,才使我的文学作品创作水平渐渐得到提高,在县、市、省、国家级的报刊杂志和出版社陸陸续续地发表了一百多篇小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和微型电影剧本。其中,本人于2017年春为大余县乡风文明建设创作的微型电影剧本《风水》拍摄成品后,参赛当年的亚洲微型电影节,获得了“金海棠”奖。2018年创作的微型电影剧本《将心比心》被江西宜春电视台拍摄成上下两集后,在该台连续播放了一个月时间。

本人创作的一篇小小说《父子对话》入编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0年11月出版发行的《中国二十世纪微型文学作品选集(下)》小说卷的第二篇。

起初,由于我长期(1963年春入伍当铁道兵开始写作)写惯了新闻作品,且又是年过不惑之年起步文学作品创作,因一时摆脱不了“习惯思维模式和行文方法”的桎梏束缚,写出来的文学作品乍看起来更像新闻作品之类的人物通讯或小故事。

为了使我尽快地摆脱“习惯思维模式和行文方法”的桎梏束缚,写出来的文稿成“像模像样”的文学作品,刘增福老师在我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下足了功夫!

首先,他反复对我强调,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最大区别是一一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新闻事件必须绝对真实,决不允许虚构或“主观臆想”,文学作品却完全可以虚构“合理想象”,或者以生活中原型人物进行艺术加工;新闻作品主题思想“开门见山”真截了当直奔主题,而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则是含蓄的,蕴藏于作品情节中;新闻作品重在“新”,反映最近或刚刚发生的产生的有“新闻亮点”和社会影响的事件,文学作品則可穿越“历史隧道”,跨越“时代长空”;新闻作品行文风格重直白“实话实说”,文学作品行文风格则重修饰,以“形象语言”增强艺术感染力……

他经常对我说,文学作品归根到底是“人学”,是专门剖析描写人性、人心、人情的文化艺术作品,重点要在剖析描写人性上下功夫,要热情讴歌人性的真、善、美,无情鞭挞人性的假、丑、恶!

他告诉我,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文学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爱好文学作品创作就要热爱生活、面向生活、感悟生活、拥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才能写出激情澎湃艺术感染力强烈的文学作品!

由于刘增福老师的精心点拔和谆谆指教,使我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渐渐摆脱“写惯了新闻作品‘习惯思维模式和行文方法’”的桎梏束缚,加上有些作品他“手把手”指导我如何修改,有的作品他亲自动手“润笔”,因而我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像模像样”,在各级报刊发表的概率也更高了。

刘增福老师点拔指教帮助其他文学爱好者和文坛新人也是“一视同仁”。一些作者的作品在他的点拔指教下“尝到了不少甜头”。因此,工作日他的办公室,节假日他家里的客厅,常常是“文人墨客”满座,甚至是“客满为患”……

C,倾心倾力助人成材

多少年来,文化底蕴悠久厚重,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文人墨客如云如潮的大余县,涌现了不少文学新秀文坛奇兵。他们驰骋各级报刊杂志,叱咤各个网络平台,大显身手大展鸿图,发表了许多紧扣时代主旋律,紧贴时代脉搏,紧贴社会生活,亲近百姓庶民接地气,脍炙人口生动活泼,艺术感染力穿透力强的各种体裁文艺作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

平心而论,大余文坛英才涌现佳作累累,其中有刘增福老师的一份功劳。他为发掘和培养大余的文学人才,为大余文艺作品创作的繁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多少年来,刘增福老师在大余县文化馆文学创作员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责競競业业,自已笔耕不辍的同时,点拔指教培养扶植文学爱好者文学新人,倾心倾力助人成材!

多少年来,从刘增福老师和大余县文化馆同事当年创办的梅国文艺走出了一个又一个佳作丰硕闻名遐迩的文学家、散文家、现代派诗人、古体诗诗人……

大余县城的一位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对古体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写的古体诗词经刘增福老师悉心指教,加上他自己天赋异禀悟性极高而进步神速。短短的几年时间,这位老人的诗词作品佳篇泉涌,获得广大诗词爱好者的纷纷点赞,蜚声诗坛如雷贯耳!

大余籍的广东省东莞作家钟定智先生,原来在家乡江西省大余县池江镇团口村时,开始搞散文作品创作,一次他把刚刚创作出来的一篇散文寄给当年担任《梅国文艺》主编的刘增福老师。刘增福老师审阅后觉得这篇散文意境不错文笔也流畅,稍作补充修改可以在即将排版付印出版的《梅国文艺》上发表。于是,刘增福老师专程从大余县城坐班车到池江镇,下车后又步行到团口村钟定智家里,“面授机宜”地点拔钟定智补充修改作品。

钟定智为刘增福老师甘当伯乐善当伯乐,满腔热情倾心倾力助人成材的胸襟和精神所感动。他认真地按照刘增福老师的精心点拔,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补充修改,又按照刘增福老师的吩咐,将补充修改好的作品从速寄给了刘增福老师。

钟定智的这篇散文作品在《梅国文艺》上发表以后,极大地激发他的创作热情!后来,钟定智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意境新颖文笔优美的散文作品,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82年第2期《梅国文艺》组稿完毕,准备送印刷厂排版付印出版前夕,刘增福老师收到一位文学爱好者寄来的一篇短篇小说,读后觉得这篇小说出自于一位文学新人之手,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故事情节,无论是人物性格刻划还是文学语言表达等都像文学作品,且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颇强,完全可在即将出版的一期《梅国文艺》上发表给予作者鼓励。为此,热心助人成材的刘增福老师把自己准备在这一期《梅国文艺》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拿下来,换上了这位文学新人的作品……

图片说明:2007年夏,许崇任(左)应时任广东东莞《东坑》报主编肖力群邀请到东坑广电站打工时合影

有的作者写出的作品投稿报刊杂志,投了多次稿,作品没有发表便灰心丧气,欲打“退堂鼓”。在刘增福老师的鼓励下,他们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写作,下功夫提高作品的质量。终于“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针!”

他们收获了“名利双丰收”的喜悦!

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肖力群(立群)写作起步时,创作了不少内涵富有新意和风格标新立异的诗歌、散文等体裁作品,投向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包括大余的《梅国文艺》。

时任《梅国文艺》主编、 慧眼识珠的刘增福,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陸一样,惊喜地发现初出茅庐的肖力群创作的诗歌、散文等作品,灵气盈盈风格迥异独树一帜!于是,他多次写信给当年在安远县某医院工作的肖力群,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他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日后定大有作为大有出息。得到刘增福老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的肖力群,一直坚持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图片说明:肖力群大师(中)年轻时也是个大帅哥

一个写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建立在写作者的是非认知与价值取向之上的。当我读了肖力群1987年发表在《江西青年报》上的《中国,有一种怪病》,我就读懂了他的良知与勇气:绝不同流合污,在创作和现实中都崇尚、追求公义,向不公与邪恶“亮剑”。为此,常常为了“讨一个公道”,他不惜得罪一群人。在这一点上,他的“修为”远不如增福老师。幸好他把这种做人的锋芒用在创作中,使得他创作的诗歌、散文、评论、歌词、报告文学等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禀性与气势,别具美学价值,因而得以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光明日报》《羊城晚报》《诗刊》《歌曲》《百花洲》《星星》《诗歌月刊》《草原》《特区文学》《滇池》《绿风》《深圳特区报》等全国众多的大报大刊上大量发表,乃至《广州日报》居然还用半个版面刊登他的组诗。难怪他能成为“江西诗坛(1980~1999)最活跃的诗人”,“南粤名记”,赣粤两省的著名作家、诗人、策划人!最近他策划的“南康文化融入大湾区(东莞)”重大课题的新闻,《南方日报》《江西卫视》都予以隆重报道!

在漫长的岁月里,肖力群凭着自身的实力,大显身手大展鸿图,著作丰硕。在20多年的市报省刊主流媒体的采编职业生涯中,他一直是“文树一帜、高质高速”的主笔,先后出版了《梦幻与变奏》《仰望与飞翔》《第五个季节》《拓荒者的背影》《历史的跨越》《在鸟眼里睡眠》《坪山风采》《南粤一线》《南粤风采》《南粤先锋》等20多部文学与新闻专著,还创作发表了大量的哲学专题文章,创办并主编《肇庆新青年报》《今日坪山报》《深圳坪山作家》等报纸和杂志,成立力群传媒,策划拍摄出品大余本土首部电影《梅岭之恋》……被人称为“才思特敏捷,下笔如神仙;文泉似井喷,佳作千万篇!”的“实力派写手”。大余县内良乡著名农民作家魏平海赋诗点赞肖力群:“待人特和善,处世如神仙;才华今盖世,诗篇等先贤!”

更难能可贵的是,肖力群有一副与生俱来的罕见的热心肠,特别喜欢去帮助人,尤其是帮底层百姓。比如前些年,青龙镇有个素昧平生的农民在广州病危(患尿毒症)向他求救,他马上向时任大余县委书记曹爱珍求助解决了10万元救命钱,捡回一命。

与生俱来有一副罕见热心肠的肖力群,鼎力践行“三‘人’主义”(与人为善,成人之美,报人之恩),像刘增福老师一样热心扶植文学爱好者和文学新人,而且是“有过之无不及”!当年他在《牡丹亭文学》杂志和《大风诗报》上就为推出本土文学新秀而专门开辟《南安诗星》栏目,放飞出一批“大余新诗人”:胡燕锋、刘润发、钟余园、曹文军、刘海莲、舒伟平、钟定智、赖华明、廖冰、谭运辉、梅子……

时光匆匆,岁月如流。眨眼间,四十多年时间一晃而过。

我的文学老师刘增福(确切地说,我一直把他当作大余县改革开放以来文坛泰斗、宗师,一代开山鼻祖),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耄耋老人了。岁月虽然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印痕,但他却精神矍铄,依然是风采奕奕,依然是勤奋好学、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书不释手、“嗜书成癖”,依然是笔耕不辍,可谓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啊!

黄金年华的肖力群大师照片

刘增福老师常说:“读书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与书籍为亲密伙伴!”

他又说:“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对我来说,不仅是陶冶情操,增长聪明才智,修身养性,铸造优良道德品质,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捷径’,而且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和享受!”

刘增福老师“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由衷感想,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前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掩卷深思,笔者虽然天生愚钝、弱智、零情商,但却从中悟出了一个颠扑不灭的道理,即人类文明的进步史,是后人在传承先人的知识、智慧和经验的基础上,前赴后继地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的丰硕成果!

书籍凝结了人类一代代先圣先贤先哲大智者等等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宝典!因此,一个有光明前途和美好未来的民族,必定是热爱学习崇尚科学的民族,必定是爱读多读书读好书蔚然成风的民族!

图片说明:光明出版出版肖力群大师的专著

我还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刘增福老师一样“一生一世与书籍为亲密伙伴”,把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当作自己人生的“一种快乐和享受”的话,那么,我们的每个人都是一身正气正能量满满的人,都是对社会对国家大有益处大有作为的人!

个人是如此,如果我们的每个家庭是如此,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的话。那么,我们的每个家庭必定是书声琅琅,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好学上进的人;我们的社会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看书学习风气,人们都争当有学问有道德有修养有素质的好公民,我们的社会必然和谐稳定!我们的民族将永远生机勃勃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将永远长治久安强盛不衰!

(许崇任写于2023年4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南方健康热线 » 许崇任作品:善当热心伯乐,倾力助人成材一一我的文学老师刘增福(三)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