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的执法队时常前来整治街道,如今,思源学校门口的占道经营现象大幅减少,学生上下学的出行安全更有保障了。” 思源学校校长李为民感慨道。据悉,拥有两千余名师生的思源学校,曾因校门口小摊小贩的无证经营与占道经营,成为校园安全的重大隐患。了解此情况后,埠前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每周在学生上下学前展开执法行动,成功实现校园门口的清净整洁。近年来,埠前镇以建设省级基层审批服务执法示范点为契机,不断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规范行政行为,有效保障了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队伍建设,铸就执法力度之剑。为选优配强执法干部队伍,埠前镇从镇干部中挑选业务能力出众者作为执法人员,同时,从小屋岭市政人员中选拔有责任心之人作为执法辅助人员,进一步壮大执法力量。不仅如此,该镇聚焦规范化行政执法、执法案例分析以及法律法规运用等内容,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确保赋权事项承接得力。2023 年以来,邀请县司法局等县直相关部门举办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两期,利用干部 “思享课堂” 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四次,有效提升综合执法队员的法治意识、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强化制度建设,筑牢执法尺度之基。健全常态化执法制度,将 25 名执法人员按照业务领域和高频事项分为四支执法中队,分别负责土地、农业(渔改)、生态环保(林业)、市政(城管)等领域执法。落实常态化巡查制度,执法人员每周聚焦负责领域至少开展一次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创新执法方式,充分利用 “数字埠前 智慧服务” 小程序,让群众在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群众通过在线监督问政、违法举报,为基层社会治理安装 “监督眼”;积极探索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等远程监管平台,为生态环境执法插上 “天眼”。结合政务服务工作,经常性组织执法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守法用法水平。提升服务水平,彰显执法温度之美。以 “党建 +” 模式为抓手,坚持 “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监管”,积极推行 “送法入户”,推动重心下沉、力量下沉、精力下沉,以帮扶解决问题为主,展现执法 “温度”。积极落实 “首违不罚” 制度,对巡查中发现的轻微违法现象,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对群众反映的涉及影响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形成震慑效应,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截至目前,该镇共查处行政案件 13 起,其中土地执法案件 6 起,农业(渔政)执法案件 3 起,生态环保(林业)执法案件 2 起,市政(城管)执法 2 起。下一步,埠前镇将积极探索执法新模式,深化基层行政执法改革,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断提高执法效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埠前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刘丹华)
【责任编辑:孙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