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于长江中游地区、孕育于湖泊河流的具有重要地域特色的荆楚文化,文脉悠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屈原及《楚辞》文化、禅宗文化、武当文化等荆楚文化瑰宝自古斐名海内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战略目标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以来,湖北以“四鲜”为驱动,不断探索荆楚文化新质发展路径。一是“鲜明”荆楚文化标识。以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立足荆楚文化内涵,梳理荆楚文脉,突出武当文化、禅宗文化和楚文化等荆楚文化中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标识,与老庄道家文化、楚汉文化联动融合,建构楚文化标识体系。以“水”为核心,围绕长江文明世界性文化符号,谋划建设长江国家博物馆、长江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文化与经济双向促进,确立湖北在长江文化体系中的战略优势,并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的长江文化研究中心。二是“鲜亮”荆楚文化品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现代数智科技和市场需求融合,依托长江文化、楚文化、武当文化、禅宗文化等荆楚招牌式文化品牌,文化与科技、商业、金融、旅游深度融合,打造荆楚特色文化精品,讲好荆楚文化故事。创构荆楚文化品牌的“国潮”风尚,深挖荆楚文化的审美元素和美学神韵,时尚潮流和荆楚文化意蕴融合。数智化重现荆楚典籍文字、藏品、非遗及文化场景,以元宇宙数字孪生、NFT数字藏品、数字虚拟人等人工智能打造荆楚特色的数智文旅产品和数字沉浸式项目体验,拓展荆楚文化传播与认同。创设文旅产品品牌建设制度,充分挖掘荆楚文化资源,打造荆楚文化大IP公用品牌,推进荆楚文化品牌强基工程。三是“鲜活”荆楚文化特色。出精品,梳理荆楚文脉,出版一批有荆楚特色的研究成果,创作一批经典影视剧,打造一批特色舞台艺术精品,提高荆楚文化显示度、知名度和文化吸引力。育达人,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网络经纪公司,孵化一批“网红”达人,培养一批敢开拓、有眼光、善创新、重品牌的优秀文化传播达人。强传承,创新荆楚文化传播方式和载体,培育和扶持文化名家、非遗传人,编写一批荆楚文化读本,推出系列物美价廉的文创产品,多渠道推广荆楚文化。促交流,借助国家对外交流东风,扬帆出海,双向交流,实现荆楚文化“花香四溢”。四是“鲜润”荆楚文化优势。引强扶优,实施“文旅企业成长工程”。围绕优势文化品牌,发挥大型国企龙头带动作用,扶持中小微新兴文化企业成长,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产品价值高,在全国有显著影响力的文旅企业。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培育更多文旅细分领域“小巨人”“瞪羚企业”。优化发展环境,综合运用行政审批、银行信贷、债券发行、股权融资、财税政策等为文化产业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支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孙晓敏)
【责任编辑:孙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