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捂口鼻、弯腰前行、快速撤离……10月11日上午,上城区2024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在茅以升实验学校举行。今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日,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上城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紧密围绕主题,组织开展全区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展示互动、多途径参与,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走深走实。本次活动由区防减救灾委主办,区应急管理局承办,凯旋街道、茅以升实验学校协办。上城消防救援大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上城规划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区发改经信局,区科协,杭州上城区蓝天救援队,上城区睦田应急救援中心、上城区军盾特勤消防救援中心、浙江仁泽公益救援队等社会应急救援队志愿者,学校师生代表共600余人参与现场活动。上午9时10分,随着一阵急促的火灾警报拉响,茅以升实验学校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方人员立即作出反应,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有序、快速、稳步地从教室撤离到安全区域。现场活动以火灾逃生疏散应急演练拉开帷幕,整个演练疏散过程学校组织到位、师生积极配合,仅用不到5分钟完成。“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记住提、拔、握、压四字口诀,在使用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时要站在上风方向……”演练结束后,凯旋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相关工作人员向现场师生科普了灭火器、小型消防应急救援车灭火水枪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邀请同学们实际操作体验。随后,茅以升实验学校校长致辞讲话,她深刻讲解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区应急管理局陈健致辞,他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区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果,并指出,要坚持多元参与、预防为主,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应对灾害体系的韧性。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烟气模拟逃生疏散体验区,充气房内模拟紧急断电后的火灾场景,在黑暗环境中模拟烟气,需要参与体验人员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方向,弯腰低姿,捂住口鼻向外逃生。同学们都踊跃参与,按照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引有序进行体验。“屋子里很黑,什么都看不见!烟雾太浓了,很呛人。到处都是墙壁障碍物,走在里面感觉很紧张,原来置身火灾现场,是这样的体验”,从烟气模拟逃生疏散体验区里出来的同学抹去额头的汗珠,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通过烟气模拟逃生疏散体验,同学们切实提升了在火险中自救互救的应急能力。区应急管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6家单位还在现场设立咨询台,并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和业务特点摆放各类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积极向同学们宣传防灾减灾等安全常识。社区应急消防装备柜、灭火器、无人机、潜水装备、绳索……杭州上城区蓝天救援队,上城区睦田应急救援中心、上城区军盾特勤消防救援中心、浙江仁泽公益救援队等纷纷亮出应急救援“利器”,并进行详细讲解,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并邀请学生们体验。现场,共展出防灾减灾知识展板50余块,悬挂横幅标语30余条,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2000余份。通过丰富多彩的演练培训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学知识,用知识,在学中练,练中学。此外,10月10日,区防减救灾委组织开展2024年国际减灾日工作交流会,区防减救灾委成员单位、各街道分管负责人以及各社区负责人共260余人参加。现场,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上城规划资源分局、南星街道、九堡街道等相关代表围绕区“12535”自然灾害防控机制、结合“两清单两方案”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经验进行交流;专家就防灾减灾救灾基层体系建设相关内容进行授课;区防减救委员办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韩剑总结了全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成果并要求,下一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紧密压实防汛防台工作责任、加强重点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防灾减灾救灾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通过此次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系列活动的开展,向广大师生、年轻干部提供满满的防灾减灾救灾“干货”,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主动了解灾害,认识风险,掌握避灾自救技能,全面提升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灾害防范能力,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
【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