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莘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因时致治、因地制宜,推动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妹冢镇荣盛家园新村积极构筑学法平台,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法治宣传影响力,以“大治理”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努力打造基层治理新路径。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织密基层治理法网。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广场、“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科普馆”、普法活动室等,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安装广播音箱40个,每天早、晚播放普法音频,提升村民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发动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法律服务志愿者等资源围绕“身边的民法典知识”主题,每季度至少1次深入农户家中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大讲堂”“法治宣讲”等群众性法治文化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为基层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夯实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畅通用法渠道,建强基层治理主阵地。加强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和规范村法律顾问工作,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转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偏见,成立了“有事来聊”莘情调解工作室,由法律工作者、法律顾问、五老力量、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常年公示社区“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信息,由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轮流值班,受理和调处社区各类矛盾纠纷,为社区项目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和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选树守法典型,让乡村法治“小人物”发挥治理“大作用”。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村民规范用地、杜绝电信网络诈骗、禁种铲毒,树牢广大村民法治意识与守法观念,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高玉)
【责任编辑:孙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