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奖举报“三全”工作法,筑牢安全生产“硬屏障”

广泛参与、社会共治是构建安全生产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基石。近年来,杭州市上城区深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全领域共治、全流程管控、全覆盖宣传,加大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力度,全域构建安全生产“吹哨人”机制,引导公众通过合法途径参与有奖举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了解有奖举报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效减少安全生产中潜藏的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事故发生,推动隐患治理模式不断向事前预防转型。一、全领域共治,有效发挥前哨探头作用。一是周密部署突出重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布置有奖举报工作。区安委办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区商贸、楼宇综合体、专业市场等重点场所集聚等特点,制定《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的通知》、《电气焊、电工作业违法举报奖励工作的通知》,有奖举报受理范围包括电气焊违规作业、无证假证、燃气使用、疏散通道、高处作业等17种违法违规行为,落实专项奖励资金。对照违法行为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重点问题奖励50元,涉及安全紧急问题奖励200-500元,特别重大问题奖励1-5万元。二是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全区“1+9+X”统筹协调职能,区安委办(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全区安全生产违法线索举报奖励工作。区住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消防、商务、文旅、卫健等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违法线索举报查处工作,各街道(管委会)负责组织动员本地本辖区群众积极发现并举报安全生产违法线索,形成区安委办牵头抓总、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组织动员的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工作格局。三是全域构建“吹哨人”机制。结合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组织发动辖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及时发现上报身边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吹哨人”作用,在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建立和完善“吹哨人”内部举报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与职能部门执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形成合力,打通有奖举报“最后一公里”。二、全流程管控,建立举报奖励流转机制。一是畅通渠道提质效。全区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为契机,坚持高效、便捷、实用原则,依托区城市安全应急大脑平台,通过“上城发布”“上城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系统推出“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小程序,明确举报人信息、举报问题类型、所属街道等要素,实现一键快捷举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二是明确流程促落实。制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线索移送规定》,建立安全生产举报信息上报、线索流转、现场核查、立案调查、数据审核、奖励发放、台账记录等处置流程,健全区各职能部门涉及电气焊作业、无证假证、燃气使用、疏散通道、高处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问题线索移送和立案查处机制,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流程闭环管控机制。三是隐患闭环强管控。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消防、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与属地街道(管委会)进行举报问题现场核查,对查实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置、隐患问题督促整改闭环。今年以来通过有奖举报微信小程序受理举报1100余条,查实处置违法作业举报187件,其中,举报范围主要集中在安全生产经营场所、高处作业和电气焊作业领域,分别占比20%、24%和15%。三、全覆盖宣传,提升全民应急安全素养。一是全民参与浓厚氛围。全区结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依托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区域微消站、社区微消站、应急宣教体验馆等阵地,通过电子屏播放、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资料、“面对面”宣传讲解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举报奖励。今年以来,全区张贴有奖举报海报6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4300余份。二是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网络媒体阵地,开设有奖举报专栏宣传,通过集中曝光台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三是主题宣传取得实效。制定有奖举报宣传教材,广泛组织全区15个宣教体验馆、10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深入开展“开工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小区开放日等“五进”活动,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和消防常识。组织典型案例现场教学、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大全民参与有奖举报和事故隐患曝光力度,今年开展各类培训240余次,参加4600余人次,全区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浓厚氛围。(丁媛)
【责任编辑:唐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