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评论】新媒体如何在弘扬主旋律中“破圈”“增效”

10月15日至16日,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与会嘉宾聚焦“新使命 新机制 新变革”主题,共话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良策,共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举措。多位业内人士分享了新形势下媒体在科技赋能、机制创新、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为新时代的媒体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10月16日新华社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内容创作和社交互动的一种媒体形式。鉴于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数字化、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广泛的覆盖等特点,所以,它一经出现就得到快速发展,且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社交和商业活动的重要渠道,并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业内专家所说,新媒体是一种具有创新性、互动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形式,它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同时,当阅读量、浏览量、变现能力成为新媒体运营好坏的参考标准,即便是时政新媒体也须正对流量和算法的考验。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新媒体信息的海量增长,既给用户带来信息过载的问题,也使得个人信息更容易被泄露和滥用,加之一些新媒体盲目追求流量,力求“破圈”,导致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特别是那些低俗信息、虚假新闻、谣言的传播给更是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面对未来发展,此次新媒体大会上,“内容定力”“内容创新”被频频提及。尤其在新时代融合的浪潮中,虽然各主流媒体的突破口不同,但更要将内容创新作为“看家本领”和以“不变”应“万变”的重要法宝。也就是说,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过程中,既要坚持“内容为王”,也要加强“渠道致胜”,打造技术先进、特色鲜明、自主可控的新型传播平台,同时要有效用好商业化、社会化平台,科学构建传播矩阵,形成全网聚合效应,让“正能量”拥有“大流量”。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是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课题。当前,媒体融合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与会专家所说,不论舆论形态如何演变,媒体样态如何发展,优质内容永远是信息市场的“硬通货”,是解锁流量密码的“金钥匙”,才能最终赢得发展优势。特别是主流新媒体,更要在众声喧哗、意见多元的舆论场上,以带有自身特色的内容服务和话语方式影响民众、赋能管理、把正导向。同时,还应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利用新技术、新媒介拓宽传播渠道,让优质内容以更快、更准、更广的方式触达受众。这无疑是新媒体真正“破圈”“增效”的秘诀。(刘纯银)(《阳光评论》项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文明建设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任编辑:吴佳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